密集爆雷潮下,P2P平台的自救之策

在当前的P2P爆雷潮中,有三类平台处于风险漩涡中,这三类平台出问题引发的市场惶恐情绪,又把几乎所有平台拉下水。无论大小、不分地域,所有平台都行动起来,积极自救。在本文中,我们就梳理下,什么样的自救才是有效的。
处于漩涡中的三类平台
在2018年6月份以来的P2P密集爆雷潮中,有三类平台处于风险漩涡中,一是资金池运作的平台,二是各类或明或暗的大标平台,三是主打活期理财的产品。
资金池运作
资金池运作,...
在当前的P2P爆雷潮中,有三类平台处于风险漩涡中,这三类平台出问题引发的市场惶恐情绪,又把几乎所有平台拉下水。无论大小、不分地域,所有平台都行动起来,积极自救。在本文中,我们就梳理下,什么样的自救才是有效的。
处于漩涡中的三类平台
在2018年6月份以来的P2P密集爆雷潮中,有三类平台处于风险漩涡中,一是资金池运作的平台,二是各类或明或暗的大标平台,三是主打活期理财的产品。
资金池运作
资金池运作,...
630之后,第三方支付断直连的热度暂告一段落,备付金集中存管进程开始加速。近日,央行发布《关于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全部集中交存有关事宜的通知》,确定了114的备付金集中交存目标——于2019年1月14日实现备付金的100%集中交存,并制定了未来几个月逐步提高交存比例的过渡期安排。
在支付行业,客户备付金不仅仅是直连模式的基础,也是支付机构重要的收入来源,备付金集中存管,于行业各方而言,有着殊为重要的影响,某种意...
在宏观层面,给P2P爆雷潮一个解释
2018年6月,P2P行业陷入平台爆雷潮,多少有些出人意料。
在很多人的印象里,既然2018年6月30日曾经是P2P行业合规整改的大限,那么既便备案延期,应该也只是细节性问题,行业整体性风险总无大碍了吧。显然,事情并非大家想象的那样。
坦白讲,自2016年8月网贷暂行办法出台以来,经过近两年的集中治理和合规宣导,P2P行业的合规属性是整体向好的。就不少平台而言,在合规性上甚至具备了备...
在企业战略制定过程中,顺应趋势是一个基本原则。不过,前提是要找对趋势。东边日出西边雨,很多时候,这边的天是晴的,那边的天却在下雨,站在不同的地方,所采取的战略也就截然相反。
实体经济去杠杆,反映在金融体系中,银行等金融机构便是去杠杆的典型代表,但就互金机构而言,非但不应当跟随,可能加杠杆才是正确的策略。
(一)
2015年以来,国内首提供给侧改革,去杠杆成为宏观层面的新趋势。从数据上看,2015-20...
作者:薛洪言,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 来源于:洪言微语
近日,在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,度小满发布了云帆开放平台2.0,面向消费金融合作方输出标准化贷款服务,成为巨头开放金融科技能力的又一标志性事件。早在2016年,互联网金融机构便开启了金融科技转型之路;2017年,以BATJS牵手五大行为标志,金融科技与传统金融从竞争走向合作;之后,巨头们纷纷搭建开放平台,金融科技走上了生态化开放协作之路。
普遍...
作者:薛洪言,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 来源于:洪言微语
近一年来,你可能不断地听到630大限这个词,指的便是2018年6月30日这一天。由于被指定为互联网金融三个细分领域的整改截止时点,这一天便具有某种特殊含义。
为了迎接630的到来,从业机构忙于合规整改,市场观察者也预测了各种结局;而当这一天真正到来的时候,却轻飘飘地就过去了,倒是出人意料地很。下面,我们就分别看看这三个截止期限。
被...
单看2017年的消费金融行业的用户数据增长,其实颇为吊诡:
一方面,中国网民数量继续低速增长、接近饱和,无论哪个维度,可挖掘空间均已不大。另一方面,不少消费金融机构的注册用户数都在这一年实现数倍增长,达到千万级别,超过5000万的也比比皆是。而且,这类机构往往既没有雄厚的股东背景,自身也不占据什么重要场景,只是一家创业三五年的平台而已。
其实,驱动因素只有两个:
一是不断拓宽借款人的边界。从金字...
近日,P2P圈再爆热点事件,唐小僧出事了。
很多人借机开始了新一轮的投资者教育,告诫投资者要选择靠谱的大平台,要远离非法集资和旁氏骗局。道理没有错,不过在我看来,要说的应该不止于此。
问题是,事情真的过去了吗?
庞氏骗局的四道安全闸
作为一种经典的金融诈骗模式,数百年来,旁氏骗局不断变化新花样、与时俱进,从未被根除。但有一点可以明确,随着监管制度趋于完善和各方监督机制的建立,打着P2P平台的幌子——...
“千面”金融科技
说到金融科技,每个机构都挂在嘴边,每个人也都能说上几个观点。可到底什么是金融科技?我们大家达成一致意见了吗?恐怕并没有。
听不同的人谈金融科技,你会发现金融科技是不同的东西。
当一些银行人谈金融科技时,他们会大谈特谈IT流程改造,也会谈一谈区块链应用和大数据整合。他们会一再强调金融科技的本质是金融——其实没人反驳这一点,科技要为金融业务服务。
在他们眼里,金融科技是某种可以...
继2017年的大干快上、全民“狂欢”之后,2018年3月份以来,上市互金平台相继迎来股价的阴跌,迄今为止,普遍跌幅在40%以上,个别平台跌幅则超过60%。同一时期,上市银行相继发布财报,信用卡业务普遍迎来喜人的增长。
有人痛哭有人欢笑,成为颇具行业特色的时代注脚。规模大扩张的时代已然落幕,消费金融行业已步入分化时代。
在本文中,我将着重剖析招行信用卡15年的发展历程,希望站在历史的视角,能找到穿越周期迷雾、实...
一张个人征信牌照对互金行业意味着什么?
互金行业内并不缺个人征信类机构,有数以百计的公司——比如8家试点机构——提供着类似服务。既便如此,百行征信(即“信联”)的每一个新动态——比如近日在深圳挂牌成立,总能引发市场强烈关注。
也许只有一个解释,在市场看来,1>100,上百家大数据公司的效果可能都抵不上这一家。这就是征信领域的特点:集中比分散好。
2015年,央行曾推出8家个人征信试点机构。这8家机构很快...
消费金融的市场依然红火,但现金贷不再是行业的火车头,模式和打法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。于从业者而言,需要思考这么一个问题,消费金融的风口还在吗?消费金融业务的出路又在哪里?
下面是我的一些思考,也希望能与大家有进一步的交流。
大趋势与小环境
企业借钱主要用于投资,驱动新的增长,属于资本性行为,所以企业天然就是负债部门;而个人借钱主要用于消费,属于消耗性行为,所以个人天然便是储蓄部门。很长一段时期...
作者:薛洪言,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 来源于:洪言微语
最近一两年,互金行业的从业者很忙。忙于合规,忙于转型,动作不断,前景却越来越不清晰。
一方面,巨头发力金融科技赛道、创业平台掀起上市潮,全行业加速布局汽车金融和供应链;另一方面,短暂盈利后亏损魔咒又卷土重来,资产荒、资金荒接踵而至。对P2P平台而言,备案的不断延期又使其迟迟无法摆脱不合规身份的尴尬。
很多人归之为强监管,...
作者:薛洪言,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 来源于:洪言微语
时至今日,很多支付用户对微信和支付宝的提现收费仍不习惯,虽然费率不高,却也影响体验。当初巨头公布政策时,给出的理由是——向用户免费的同时给银行付费,成本压力太大,不得已而为之。分析人士则各执一词,有人认为是巨头圈禁用户的理由;有人则澄清支付机构的确微利经营。
巨头们既然公开讲了,应是实情,但缺乏公开资料,普通用户很难一探究竟。借...